[讀書心得]一篇看完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」

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真的非常好懂,除了採用動物作為人物角色讓一切變的親切以外,書中主要探討的其實是抑鬱症諮商的過程,透過蛤蟆先生與諮商師十次的溝通對話,可以從中理解到非常多諮商與心理學的入門概念,不但很適合想入門的我,也將諮商的過程完整呈現在書裡,讓我有一種一起被諮商療癒的感受

[讀書心得]一篇看完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」

為什麼要看這本書?

第一次閱讀「蛤蟆先生要去看心理醫生」是我在微信讀書上,Top 200 總榜看到的書,同時也是微信讀書心理學類排行第一名的書籍,微信讀書推薦指數88%,被列入好評如潮的評論中。書名顯得很有趣,很像童話故事, 我認真的看了一下書籍介紹,發現這是運用英文兒童文學—柳林風聲作為角色原型,搭配心理諮商這個議題去做的故事延伸。一直以來我都想找一本心理學入門的書籍,但不是太過枯燥學術,就是議題討論過深入以至於看完還是不懂看了什麼,所以我就抱持著一個看童話故事的心態開始閱讀這本書,而這本書也在今年1月由三采文化重新出版,繁體中文版書名爲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」,我買了繁體中文版又看了一次,所以本篇心得上融合了繁體與簡體版的綜合心得。

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真的非常好懂,除了採用動物作為人物角色讓一切變的親切以外,書中主要探討的其實是抑鬱症諮商的過程,透過蛤蟆先生與諮商師十次的溝通對話,可以從中理解到非常多諮商與心理學的入門概念,不但很適合想入門的我,也將諮商的過程完整呈現在書裡,讓我有一種一起被諮商療癒的感受。

這本書在說什麼?

如果有一把情緒溫度計可以測量你的情緒,1分是很糟、5分是普通、10分是非常快樂,你現在是幾分呢?我們每天都可以透過情緒溫度計的方式,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,體會自己的情緒起伏。

書中將個人的心理狀態分為三個總類,分別為:兒童、成人與父母,而兒童狀態又可以細分自然型與適應型兩種,主要分界點為是否已經受過家長的教育,開始會服從家長的指示。

蛤蟆先生要去看心理醫生書中將人的心理狀態分為三個階段:兒童、成人與父母

在兒童狀態的自然型中,我們會有的基本情緒,像是:快樂、深情、悲傷、憤怒、恐懼等等,當我們開始是適應大人的命令以後,我們就學會了順從。而在父母狀態下的我們,很容易用憤怒的態度去指責別人,讓自己處於以為「自己都是對的」的自以為是心理,使得我們變得容易酸言酸語,聽不下任何人的言語,甚至開始告訴他人是對方不懂你的用心。

你必需清楚,在任何的心理情緒狀態中都是沒有對錯之分的。那只是顯示我們會用什麼樣的情緒去面對眼前的人事物,一種可以推測行為舉止表現的判斷方式。每一個人都是由兒童、成人、父母這三種情緒狀態所組成,可以說是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組合,形成了每一個我們的個性與態度。你無法強迫他人進入任何情緒狀態中,也無法強迫他人離開任何情緒狀態,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。

在情緒溫度計與心理狀態之後,在書裡還有兩個很重要的觀念,一個是人生座標,而另一個是心理遊戲。

人生座標裡面只有我跟你兩個人,X軸是我不好到我好,Y軸是你好到你不好。之所以會是這樣的排列,主要是因為人在一生中總是在試圖回答兩個問題:「我怎麼看我自己,我好嗎?」以及「你怎麼看我,你好嗎?」,一個屬於自信問題,一個則是他人眼光問題。

人生座標

當你覺得自己不好時,最糟的結果就是自殺,而當你覺得都是別人不好時,最糟的結果是殺人,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深淵,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可以躲避的樹洞或逃生的出口,你很難要求別人不要拉你,也很難要求別人不推你,畢竟人是群居的,你無法完全避免社交生活,所以人際溝通分析之父艾瑞克.伯恩有本經典的書籍叫做「人間遊戲」,裡面提到了36個常見的心理遊戲,而所謂的心理遊戲就是指一個人因為某些原因,造成一些行為會不斷的重複,這些長期重複的行為有可能持續一輩子,這些行為就被稱為「心理遊戲」。

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裡有提到幾個心理遊戲,第一個是「酗酒」,不難理解適量飲酒有助於放鬆,但過度飲酒就會傷身,而長期過度飲酒就是一種酗酒的行為,屬於長期重複的行為。而另外一個心理遊戲也蠻常見的,「你有懂我的意思吧?」、「我都講這麼明顯了你還不懂?」「你是白癡嗎?這麼簡單你也不懂!」,這些句子你是不是常聽到呢?喜歡這樣說話的人,通常都是在玩「猜猜我在想什麼」的心理遊戲,就好像老師在考學生一樣,老師當然很容易可以考倒學生,透過這樣的方式贏得優越感。除了這兩個心理遊戲,另外還有「我真不幸」、「可憐弱小的我」、「不論我做什麼都要愛我」、「我抓到你的把柄了」等等,這些心理遊戲主要體現倆個層面,一個是表面上很公開其實隱藏了很多事,另一個是想要欺騙,而這些行為都會讓人產生負面情緒。

所以我們要怎麼擁有正面情緒?那就是讓我們的人生座標處在「我好,你也好」的狀態中。當你發自內心的相信你可以維持在「我好,你也好」的座標中,你會發現你會重依賴負面情緒,變成對抗之後漸漸走向獨立、負責的心理狀態。

閱讀後獲得的心得

對於諮商這個議題我一直都沒有什麼比較明確的概念,大概就是看過心靈捕手裡的羅賓威廉斯,或是魂斷西門的蕭敬騰,對諮商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。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過程,我可以體會蛤蟆先生的無助感與憤怒感,無形中將自己帶入了蛤蟆先生的角色裡,彷彿自己也被諮商治癒了一樣。

諮商的過程比價像自己與自己對話,通過不斷的對話去釐清自己真正的問題,接著在思考解決的方法,就如同「解鈴還需繫鈴人」是一樣的道理。諮商師並不會給你答案,或是告訴你該怎麼做,他們的專業就是陪伴與引導,引導你走出自己的問題,而這通常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,所以除了引導,諮商師花最多時間的是陪伴。

對於情緒控制一直都有點困擾的我來說,了解心理狀態是很重要的事,讓我在思考的時候可以清楚判斷我在那個心理狀態,幫助我做出正確的判斷,明白自己是負責還是逃避,也可以透過別人的反應來判斷對方是處於哪個心理狀態,進而可以預測對方的行為舉止,並了解對方這樣做的原因,做到理解他人、釋放自己。

關於本書的重點關鍵字

心理醫生、諮商、情緒溫度計、心理狀態、兒童狀態、成人狀態、父母狀態、人生座標、心理遊戲。

本書金句

  1.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,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。我無法保證事情一定會變好,但我可以承諾的是,我會對你傾注我全身心的關注,我也希望你對諮詢是全心投入的。假如我們都能像這樣一同努力,就能預見積極的結果。但歸根結底,這一切都取決於你。
  2. 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,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。可是,父母也是人,會不可避免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,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。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,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。
  3. 就像是畫家調色板上的紅黃藍三原色一樣,每一個‘自然型兒童’都具備基本情感。但隨後我們必須學習調整自然行為來適應特殊情形。我們會將三原色的色調調暗,使它們看上去柔和,以利於生存,同時也藉此保護我們個體的完整性。這就意味著我們得學會處理憤怒,包括父母的憤怒,還有我們自己的。
  4. 成長的本質就是要減少並最終打破這樣的依賴關係,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。很少有人能完全達成這點,有些人能部分達成,而很多人則會依賴一輩子。
  5. 我認為沒有人能‘讓’我們產生什麼感受,除非他們用蠻力脅迫你。說到底,是我們‘選擇’了自己的感受。我們‘選擇’了憤怒,我們‘選擇’了悲傷。 ”
  6. “‘不論我做什麼都要愛我’。有些人生活一團糟,或者有意無意惹上麻煩,就是想看看別人能寬容他們到什麼程度,什麼時候會排斥他們。接著他們就會說:‘我早說過你會這樣對我,證明我是真的很差勁很愚蠢。’”
  7. “因為憤怒能夠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鬱。憤怒的人從不覺得內疚,因為他們總在怪罪別人。他們自衛的方式,是把自己內在的恐懼對外投射到別人身上,這樣就能把對自己的怒火轉向別人。”

推薦指數

★★★★★,最高五星必讀推薦!如果你有點憂鬱,對生活提不起勁,建議你可以花點時間看一下,這是一本適合低潮、對生活沒有動力的人可以看的書,一定可以為你帶來一絲陽光,

如何取得?

這本書之前台灣版叫「蛤蟆先生的希望:TA諮商童話版」,由張老師文化出版,但現在已經絕版,在2022年由三采文化出版同名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」,現在在各大通路都可以購買,推薦購買指數為★★★★★ 5顆星,以下提供你快速採購的路徑:

電子書
前往讀墨Readmoo購買電子書
前往Kobo購買電子書
前往博客來購買電子書

實體書
前往博客來購買實體書
前往樂天市場購買實體書
前往城邦讀書花園購買實體書
前往墊腳石購物網購買實體書